2019年10月18日下午三点,副校长郑金华以《从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守初心、担使命,推进农业现代化》为题,为科研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处(学位办)、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期刊社、协同创新中心领导及全体党员,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党员讲授专题党课。
党课上,郑校长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曲曲折折、跌宕起伏、兴衰交替,不断前行。---从土地制度变迁来解析”的问题引出了今天的党课主题。为大家讲解了中国经历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土地制度、奴隶土地制度、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土地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石器工具。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导致社会发展缓慢,且人们个人无力同自然界斗争,为谋取生活资源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实行平均分配。奴隶土地制度实行君主禅让制,尧执政时逐步建立了国家政治制度,舜继承了尧的政治体制,在尧去世后进行了兴革。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可划界为三个时期:从秦朝至西汉末期,通过废井田使土地私有化,建立个体小农经济体制。从王莽新朝到唐朝中期,通过推进土地公有化恢复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发展农民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从唐中期至清末,随着均田制的破灭,唐宋元明清政府放弃对土地的公有化改革,放任土地的兼并和地主对土地的控制权。
中华民国时期进入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土地制度后,实行土地私有制。受孙中山“平均地权”等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民国于1930年出台了土地法,比封建朝代的私有制土地制度相对合理,规定地租最高额不得超过地价的8%,地价税(田赋)实行累进税率。
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制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前后,土地私有制,平均分配土地。第二阶段: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制度。第三阶段:1978年起,集体所有制,家庭承包责任制。第四阶段:2015年起,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2018年起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郑校长说:“有不公平就有反对!”。为大家列举了讲了我国历史上因土地兼并、土地被士族统治阶层、官僚地主等少数人占有等原因而引发的农民起义:大泽乡农民起义、红巾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等。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由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了蒋介石政权!
接着郑校长讲到毛泽东土地思想、邓小平土地政策以及胡锦涛农业政策的历史贡献:毛泽东提出并实施的平均分配土地,破解了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土地资本过度集中的难题。使人民公社制度实现了土地公有化,从制度上彻底解决了土地被兼并而导致的土地资本占有不公平的问题,为改革开放后实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创造了条件。邓小平土地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广大农民解决了吃饭问题,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的生存状态。胡锦涛农业政策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郑校长强调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分别详细讲解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最后,郑校长讲到土地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我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土地制度是极不公平正义的,这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人平等的土地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本次党课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9年10月18日